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

中醫


濕疹名稱眾多,早在東漢時期,已發現有濕疹的記載,註冊中醫師李廣冀指出,當時稱為「浸淫瘡」,病徵包括出現皮疹、流黃色水液、痕癢及可在全身性出現的疾病。其後會按不同的出現部位命名,如在男性陰囊出現稱為「繡球風」、在手肘內側及膝後則名為「四彎風」、嬰兒飲奶引致的面部濕疹叫「奶癬」等,後期才統一為「濕瘡」。

}  中醫認為,急性濕疹有內、外之因。內因多為患者素困濕,鬱久化熱,或因飲食不節傷及脾胃,濕邪困脾、濕熱內蘊;外因多為風邪所侵,風、濕、熱三邪搏於肌膚,以致血行不暢,營衞失和而發病。慢性者則多由急性濕疹演變而來,久病傷陰,耗傷津血,以致血虛生風, 肌膚失養所致;亦有情志憂鬱陰血虧損者,或過食幸辣食物,燥火傷陰而發。
}  濕疹有 6 大特點:一、病因複雜不明;二、對稱發作;三、多形損壞(出現形式有水泡、丘疹、結痂、脫皮等皮膚損壞);四、痕癢;五、滲出傾向(濕疹位置流水或流血)及六、反覆發作。上面六項可單獨或幾項出現在患者身上,屬於濕疹的典型徵狀。盡管此症病因雜不明,但它與壓力、飲食、天氣變化有莫大關係。「感冒完後亦有可能出現濕疹,因病毒感染,可擾亂人體的免疫力,導致脾虛困濕,加上當事人先天不足(有濕疹的基因),便容易發作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